武漢一中學生語言文字能力培訓方案
一、指導思想:
為了全面貫徹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》精神,深入宣傳實施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》,在學校教育教學和各項活動中,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,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,促進我校推廣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向縱深發展,進一步提高全校學生語言規范意識和“推普”意識,努力提高每一個學生普通話的水平,形成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良好風氣,養成說普通話的良好風尚,制定學生語言文字能力培訓計劃。
二、工作目標
通過普通話培訓、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全校學生生對推廣普通話重要意義的認識,提高學生普通話水平,形成一種自覺學習普通話、使用普通話的良好氛圍。
三、主要工作
(一)加大宣傳力度
加大使用普通話的宣傳力度,在校園內適當的地方懸掛或粘貼宣傳使用普通話的永久性標語。在學生中開展形式多樣、富有實效的語言文字規范化宣傳教育活動,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文化生活,監督、評測語言文字的社會應用,并面向社會做好宣傳、咨詢和服務工作,尤其要充分利用普通話宣傳周活動的開展,讓講普通話和寫規范字深入人心。
學校宣傳欄和壁報要開辟 “推普園地”,按時更換內容,使“推普工作”成為學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要圍繞主題加大宣傳力度,使全校學生意識到推廣普通話,實現語言文字規范化對促進經濟發展、提高公民素質、維護國家統一和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重要意義,積極推進我校語言文字工作規范化,為構建和諧校園,促進學校發展服務。
(二)把普通話日常培訓與日常教育教學相結合
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,學生日常的課堂學習是學習和運用普通話的最好實踐。要掌握好普通話,必須結合日常工作不斷運用,在運用中吸取新知識,在學習——實踐——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,校園內一律說普通話,使普通話真正成為校園語言。
(三)加強檢查評估、注重資料收集
加強學生在學校普及普通話用字規范化工作的檢查評估。一是將這項工作納入學生行為規范的基本要求;二是列入三好學生等各類評優評先的基本條件。
進一步規范推廣普通話工作,注重過程性資料、文檔收集。要求全校學生在校內所有活動中一律使用普通話,使普通話真正成為我校的校園語言。
四、學生語言文字能力培訓要求:
1.在課堂上能專心聽講,做好聽課筆記。
2.課堂內外討論問題,能聽出討論的焦點,并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。
3.樂于參與討論,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。
4.能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,做簡單的發言。
5.與別人交談,態度自然大方、禮貌。
6.能用普通話正確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。
7.養成默讀習慣,有一定的速度,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于400字。
8.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,擴大閱讀范圍,拓展自己的視野。
9.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,學寫規范漢字,提高書寫的速度。
10.會寫讀書筆記,對所讀文章的感受或評論做到有觀點,有分析,有依據,有見解。
五、學生語言文字能力培訓落實方法:
1.背誦
對課本要求背誦的篇章,在指導學生背誦、默寫時,要求讀準字音、正確書寫,對容易誤讀、錯寫的字加以強調。
2.語言綜合表達
在指導學生復習高考試題中的語言綜合表達這一項時,引導學生養成語言表達規范、簡明、連貫得體的習慣。在課堂與課后將書面表達與口頭表達結合,相輔相成。既提高試題應對能力,又提高語言實際應用能力。如修改病句時,指導學生既要能改正提供的病句,平時說話、寫作時也要避免病句的出現。
3.作文
寫作是一種綜合能力,修改文章也是一種綜合能力。指導學生寫作時要做到文從字順,書寫正確、工整,并盡量達到語言流暢優美。
指導學生修改別人的文章,修改其中不通順的句子,錘煉詞語(包括兩個方面:一是改掉那些生造、晦澀或容易引起誤解的詞語,選用通行、明確的詞語;二是選擇表現力強的詞語),恰當地刪繁就減和補充增益。寫和改珠聯璧合,對學生語言文字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。
4.其他
可通過擬對聯、編短信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增強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。
六、總結
普通話是我們國家在規范國家語言文字的一向重要工具,我們在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的同時,應努力做好語言文字規范工作,把普通話的推廣落到實處,爭取做好各項文字規范工作。
上一篇: | 武漢一中普通話教學規范 |
下一篇: | 武漢一中 中學漢字讀寫大賽集訓方案 |